广西民族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级)
广西民族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旨在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工程型、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本领域包括了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两个研究方向。
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2018年被评为广西一流培育学科,拥有国家民委林产化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广西多糖材料与改性重点实验室、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广西院士工作站(宋湛谦院士)、广西高校化学与生物转化过程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食品安全与药物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我校材料与化工领域科研装备先进,实验设施优良,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及企业委托开发项目。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材料与化工领域的优势与特色,培养广西重点发展的“14+10”产业体系,广西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战略及“九张名片”产业体系需求,掌握扎实的化学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从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的技术开发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特别是材料与化工领域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掌握材料与化工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3. 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研究方向
材料与化工学科设有2个研究方向:1.材料工程,2.化学工程。
三、培养年限
本专业的学制为3年,培养年限为3-5年,课程学习成绩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5年。
四、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
(一)课程学习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课程学习须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学校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学校或企业开展。
(二)导师指导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学生培养采用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双导师制,其中一位为本校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另一位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以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详见附表)
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总学分应≥32学分,其中学位课15学分,非学位课9学分,实践课8学分。学位课程考核成绩平均绩点≥3.0,方可获准毕业及申请硕士学位。以同等学历或跨专业考入的硕士研究生,要求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本学科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并考核合格,所补修的课程,但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六、教学实践及专业实践
教学实践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教学实践工作量不少于30学时(含备课和批改作业时间),教学实践结束后由负责教师写出考核评语。
专业实践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熟悉本行业相关工作流程和职业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实践环节主要是根据材料与化工领域特点到相关行业从事实践活动,实践形式可多样化,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其中至少有一半时间在校或院级教学实践基地进行集中实践。
七、中期检查
1. 中期检查安排在第四学期初,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
2. 中期检查前必须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
3. 硕士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广西民族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期检查表,检查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的学分和成绩、思想表现、参加学术活动情况和开题报告等。
4. 开题报告:硕士生应首先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实际调查,把握学科发展前沿,重视文献知识产权,写好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导师安排的开题报告会上作公开报告、答辩,经审核通过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工程类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工程类硕士研究生从事毕业论文的工作内容、所取得成果的知识产权属广西民族大学。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或联合开展毕业论文的,根据合作合同判定知识产权归属。论文撰写格式参照广西民族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的统一要求。
九、论文评审、答辩与学位授予
1.论文评审审核
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论文评审依据研究生院相关规定,学生毕业论文通过盲审,方可申请答辩。
2.论文答辩
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凡未经外审专家审阅通过的论文,一律不得提交答辩。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学生的答辩专家)。论文必须在答辩前两周完成打印工作,并提交答辩委员会,由答辩委员会组织答辩。
硕士生论文答辩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广西民族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评定标准及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进行答辩。
3.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答辩未通过者,当年不得再申请专业硕士学位。
十、其它培养项目要求
1.学术活动
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原则上须参加8次以上的学术活动(包括校外学术交流或学术报告,原则上在校期间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1次)。
考核方式:学术活动结束后,硕士研究生须提交参加学术交流的佐证材料,由指导教师考核,并由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小组记载成绩。
2.文献阅读的基本要求
本学科研究生必须根据研究方向和课题,阅读有关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并撰写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40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40篇(外文文献不少于15篇,近五年文献不少于20篇),对研究方向有较全面的历史回顾,国内外研究动态有较深刻陈述,并对其研究出发点有立论依据。
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学时 |
开课 学期 |
必修/选修 |
备注 |
|
学 位 课 程 |
公共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2 |
1 |
必修 |
6学分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6 |
2 |
必修 |
|||
基础英语 |
3 |
48 |
1 |
必修 |
|||
专业课 |
化学工艺最优化方法 |
2.5 |
40 |
1 |
必修 |
5.5学分 |
|
传递过程原理 |
3 |
48 |
1 |
必修 |
|||
方法课 |
数理统计 |
2.5 |
40 |
1 |
必修 |
2.5学分 |
|
人文素质培养课 |
文学鉴赏 |
1 |
16 |
1 |
必修 |
1学分 |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3 |
48 |
1 |
选修 |
所有方向必选 |
||
工程计算语言 |
2 |
32 |
1 |
选修 |
材料工程方向必选 |
||
材料加工原理与技术 |
2 |
32 |
1 |
选修 |
|||
化工过程的建模、仿真和优化 |
2 |
32 |
1 |
选修 |
化学工程方向必选 |
||
高等分离工程 |
2 |
32 |
1 |
选修 |
|||
专业英语与写作 |
2 |
32 |
1 |
选修 |
|||
高等化工热力学 |
2 |
32 |
1 |
选修 |
|||
高等反应工程 |
2 |
32 |
1 |
选修 |
|||
化工技术经济 |
2 |
32 |
1 |
选修 |
|||
化工过程强化技术 |
2 |
32 |
1 |
选修 |
|||
高等化工设计 |
2 |
32 |
1 |
选修 |
|||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
2 |
32 |
1 |
选修 |
|||
绿色化工原理与应用 |
2 |
32 |
1 |
选修 |
|||
材料研究方法 |
2 |
32 |
1 |
选修 |
|||
生物基材料 |
2 |
32 |
1 |
选修 |
|||
生物反应器 |
2 |
32 |
1 |
选修 |
|||
化工新材料概论 |
2 |
32 |
1 |
选修 |
|||
复合材料工程 |
2 |
32 |
1 |
选修 |
|||
功能材料及应用 |
2 |
32 |
1 |
选修 |
|||
材料化工前沿 |
2 |
32 |
1 |
选修 |
|||
林产化学加工工艺学 |
2 |
32 |
1 |
选修 |
|||
高性能橡塑材料 |
2 |
32 |
1 |
选修 |
|||
高等有机合成化学 |
2 |
32 |
1 |
选修 |
|||
高等无机合成化学 |
2 |
32 |
1 |
选修 |
|||
天然有机化学 |
2 |
32 |
1 |
选修 |
|||
数据处理与实验设计 |
2 |
32 |
1 |
选修 |
|||
高分子化学 |
2 |
32 |
1 |
选修 |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2 |
32 |
1 |
选修 |
|||
电分析化学 |
2 |
32 |
1 |
选修 |
|||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
2 |
32 |
1 |
选修 |
|||
分离与纯化技术 |
2 |
32 |
1 |
选修 |
|||
断裂力学 |
2 |
32 |
1 |
选修 |
|||
材料摩檫学 |
2 |
32 |
1 |
选修 |
|||
材料成型数值模拟 |
2 |
32 |
1 |
选修 |
|||
传热学 |
2 |
32 |
1 |
选修 |
|||
流体力学 |
2 |
32 |
1 |
选修 |
|||
有限元基础 |
2 |
32 |
1 |
选修 |
|||
材料强韧化 |
2 |
32 |
1 |
选修 |
|||
凝固理论与技术 |
2 |
32 |
1 |
选修 |
|||
专利撰写与规划 |
2 |
32 |
1 |
选修 |
|||
项目管理 |
2 |
32 |
1 |
选修 |
|||
企业领导学原理 |
2 |
32 |
1 |
选修 |
|||
绿色材料开发及应用 |
2 |
32 |
1 |
选修 |
|||
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 |
2 |
32 |
1 |
选修 |
|||
水处理原理 |
2 |
32 |
1 |
选修 |
|||
辅 修 课 程
辅 修 课 程
|
化工热力学 |
48 |
上半年 |
同等学历、跨专业考入的硕士生应补修本专业主干课2门 |
|||
化工分离工程 |
48 |
上半年 |
|||||
化学反应工程 |
48 |
上半年 |
|||||
化工工艺学 |
48 |
下半年 |
|||||
化工原理 |
48 |
下半年 |
|||||
物理化学 |
48 |
下半年 |
|||||
有机化学 |
48 |
上、下半年 |
|||||
分析化学 |
48 |
下半年 |
|||||
无机化学 |
48 |
上半年 |
|||||
材料工程基础 |
48 |
上半年 |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48 |
下半年 |
|||||
生物化学基础 |
48 |
下半年 |
|||||
微生物学 |
48 |
下半年 |
|||||
材料科学基础 |
48 |
下半年 |
|||||
材料力学性能 |
48 |
下半年 |
|||||
复合材料工程 |
48 |
下半年 |
|||||
教学实践 |
2 |
必修 |
|||||
专业实践 |
工程领域专业实践 |
4 |
200-400 |
依据工作经历确定 |
必修 |
||
中期考核 |
1 |
必修 |
|||||
学术活动 |
1 |
必修 |
|||||
学位论文 |
4、5 |
上一条: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材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2021级)
|